咳咳……”安国公主躬身道:“恳请陛下同意由儿臣率队击退敌军,儿臣愿像龚老将军那般埋骨沙场,也、咳咳…也不想悄无声息地病死于后宅!”
铿锵有力的话语令大殿鸦雀无声,只余安国公主粗重的喘息和极力压制的闷咳,就连素日里最看不惯公主的老臣也不忍反驳,谁都明白,这是将死之人最后的遗愿。
然而不忍归不忍,在场的朝臣又不是靠同情心上位的,短暂的沉默后接连几位老臣出言反对,几派势力难得有团结一致的时候,总归不可能再让安国公主把兵权拿回去!想也知道皇帝陛下不会同意,吃进去的东西哪有吐出来的道理?安国公主未免过于天真了。
当朝新帝目前有三子三女,大皇子濮阳朝午,恰是弱冠之年(二十岁),其母妃乃一品贵妃,系阚州马氏出身,家世显赫;
二皇子濮阳朝亥,现年一十八岁,其母妃乃一品贤妃,系出北骞朱氏,同样是名门望族,朝亥与二公主濮阳暮潇是龙凤胎,十分得宠;
三皇子濮阳朝巳,年方十二,是皇后龚氏的幺子、暮瑟的同胞弟弟,龚氏母族如今仅剩余威,无可依靠;
还有三公主濮阳暮歌,现年十三岁,是二品昭仪冯氏所出,其母族清贵而不富贵,母女俩均是不争不抢的淡泊性子。
皇帝陛下今年四十有二,正值壮年,按理说朝臣不应当这般急着站队,可坏就坏在新帝为了拉拢各方势力,后宫中满是贵女、朝堂上尽是外戚,如今才六个孩子已经是新帝努力平衡的结果了。
三位皇子,两个有世家可靠、一个有兵权可依,新帝好不容易收拢了兵权,短期内不敢再得罪两大世家,这么一拖,便纵容了这些人的野心、助长了他们的威望,兼之还有不少浑水摸鱼的派系从中搅和,建国才六年的大晏竟有了日薄西山的颓唐。
新帝善于弄权,却少了些魄力,也许给他个十年二十年,慢慢蚕食掉这些世家外戚来反哺新建的王朝,可外部紧逼的局势容不得一丝迟疑。
于是,皇帝陛下十分委婉地拒绝了安国公主的提议,“安国还是回去好好养病吧,你还年轻,不要总想着死啊活的,朕还等着抱孙子呢!”
公主殿下要休夫18
安国公主撑着病体反复陈述开春后敌军侵扰边关的危害,然而无论是新帝还是朝臣都没有支持她的,到了后来,渐渐转变为几大派系因推举自己人前往边关而争执起来,最终以安国公主发高烧昏迷被送出大殿而结束。
经由太医诊治,公主脉象紊乱、时断时续,实在不知该如何下药。公主府的婢女一言不发地接走了安国公主,想来也是明白自家殿下大限将至,无力回天。
公主病重的消息早已传遍燕京,可亲眼见证当年叱咤风云的大将军沦落至此,还是令人唏嘘不已。
事情发展一如暮瑟所料——
小说里这年开春敌军发动机前所未有的大突袭,席卷了整座边城,甚至顺利侵占了两座城池,直到燕京这边主动求和,赔了大笔财物粮食和女人方才作罢。
年仅13岁的三公主濮阳暮歌就是这时被遣去和亲的。
历朝历代鲜少有真正的公主被下嫁和亲,大多派出的是朝臣家的女儿、宗室女甚至宫女,届时封个好听的称号罢了。
大晏初期的朝臣基本由各大世家子弟占据,此时还是世家望族瞧不起短命皇族的年代,几大世家彼此联姻,精心培养的贵女送去新帝后宫都不大乐意,更别提让她们去和亲了。
濮阳家族称皇前是个在当地颇有名望的小家族,举族将才学出众的濮阳宏推上前朝士大夫的地位,没想到阴差阳错下竟让他借助各方势力做了皇帝,也算天命所归。
可惜,战乱时期兵权在握的龚家都不一定能保住子嗣,濮阳家族除了濮阳宏这一脉,几乎找不出像样的人才,能和亲的更是没有。最后新帝只能憋屈地把自家亲闺女送出去,以安抚敌军蓬勃日盛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