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5章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这个办事点的作用,其实主要还是募兵的,选材只是顺便,因此整个大堂就只坐着一个人,隔壁的募兵处倒是人声鼎沸。

沈时川表明了想要入京参加选材考核的事,招募的人只是核验了他的户籍,让他当面背了点四书五经的内容,确认无误不是文盲后,就直接拿出一个木牌子,在上面写写画画,然后递给沈时川。

“拿着这个去隔壁的客栈住宿,不要钱,明天早上的马车去州府集合!”说完那人就低头继续写写画画,和旁边的算盘进行死磕,没有理会沈时川的意思。

沈时川倒是从对方尖锐的嗓音中察觉了什么,但是也没有多说,只是拎着木牌准备去隔壁的客栈。

旁边一墙之隔的是募兵处可比他这热闹的多,有问待遇的,有问安家银的,还有问出发时间的,以及战功核算标准的,还有问脱奴籍的,也有瞒着父母偷偷过来报名结果因为年纪不够,必须父母过来签字,然后被追过来的父母打的哭爹喊娘的,还有以抓捕逃奴名义要带走已经报名的富户……

多方对峙,但是募兵处却处理的有条有理,有文有武,数十名穿戴精良的士兵朝天放了几枪,瞬间就震住了那群吵吵闹闹的人。

然后再和追捕逃奴的人商量价格,直接用银钱买断下人的身契,他们软硬兼施,不少的人只好就此放弃。

而这些人将被重新登记入册,只是身份从奴隶变成了流民,再迁入军户。

让旁边的沈时川看的有些入神。

江南之地蓄奴之风昌盛,随着天灾频频,流民也多了不少,最便宜的时候,一个饼子就能换一个孩子,不少官宦富商当初买下来不少的奴隶,哪怕不是去耕田开矿,在商贸繁盛的江南,人丁的用处自然不少,哪怕是摆面子,充排场,谁家没有个成百上千的奴仆。

如果说江浙之地还有些文化底蕴,能压住那些奴仆。

那么徽州那种民风彪悍,靠经商而崛起的百姓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大多沐猴而冠,将那些奴仆视如草芥,随意作贱。

显然朝廷对于这种情况已经不满很久了。

奴籍之人,一旦从军入伍,不仅自身,就连父母兄弟都能一起脱离奴籍。

这对于官宦人家的心腹或许诱惑不大,但是对于处于底层那些人来说,无疑是条翻身的捷径了。

都是卖命干活,给朝廷卖命或许还有光宗耀祖的一天,这段时间永明城的贺章将军,从一个流民,一跃而起成为镇远军中领头人物的事迹一直都在广泛流传。

在客栈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所有集结在客栈的人都被喊了出来,天色还未亮,那些人都被分批塞到了等候在一旁的牛车之上,沿着官道直接去了码头,上了大船。

沈时川也被塞进了一艘大船,船舱中同行的还有几个书生,大家面面相觑,但是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原本京师旁落之时,运河早已断绝,但是在收回京师后,海运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漕运方面受到了威胁,不由的加快了疏通的速度,不过月余,原本江南地区的东西又重新开始出现在京师。

虽然江南政治上的命令并不一定听从朝廷,但是明面上还是依托在朝廷的体系之下,只是一到交税的时候就随便给上仨瓜俩枣开始哭穷。

给钱是不可能给的,但是赚钱是绝对不会停的。

商路断绝的期间,江南也不是没有动过心思和女真人做生意,只是,晋商下手不仅比他们快,而且更狠。

而前太子下手果断,在山东守住了会通河,直接掐死了运河的输送闸口,直接断绝了江南通敌的想法。

沈时川也曾上京赶考,对于水路也算熟悉,只是出了江南之后,所见沿岸之景象却与过往不同。

无数男男女女在工地上穿梭,而身穿短衣,手里拿着炭笔书本的书吏还在一旁记录进度情况,时不时俯下身一起帮忙。

不同于一般民役偷奸耍滑有气无力的干活情况,所见之人具是精神饱满,虽然有不少的女子老弱之人,但是无不干的热火朝天,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这样的场面,沿着会通河往上时沿岸比比皆是。

旁边的书生咽了口唾沫:“我们如果考上了吏员,也要同他们一起修路吗?”

这可和他们想象中的分外不同啊!

“那又怎样,如果考上了我们好歹还有希望,起码还有晋升的希望,如果待在江南,就我们这样的学识,恐怕此生都难以一展抱负,就算是修路,我也一定是诸位之中,修的最快最好的!”沈时川咬着牙,狠狠的看着远处的工地,恨不得自己和那个执笔的小吏互换了身份。

船上的气氛一时安静了下来,良久众人相视一笑。

-

就在不少人纷纷北上寻找希望的时候,闯王的人也开始在江南地区开始搅风搅雨了,虽然他将士众多,但是刘方亮也没有直接硬打的打算,他们下江南,要的是粮食,是金银,是赋税,不是消耗人命。

江南势力纵横,环境本来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