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在京师沦陷后,有人为了全祖宗冠服,宁死不肯剃发,离乡背井,也有人被女真逼迫剃发易服,然后被嘲笑侮辱,此乃我等武将之过,却由百姓承担,心中难安,难以自持,因此失态,还请陛下恕罪。”

这一番话倒是让宴席上的一干人等,手中的酒有些喝不下去了。

靖安帝也跟着掩面,幽幽的叹了一声:“百姓流离,山河失色,终是我们大魏皇室的过错!”

待靖安帝说完,龚敬猛的站起身来,拔出来腰间的佩剑。

雪亮的剑光,恍的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一惊,有人惶恐,有人惊喜,有人眼睛盯着大殿门口,几乎要夺路而逃了。

靖安帝坐在高处,轻易就将在场所有人的表情收入眼底。他复杂的看着现场的混乱,眼神却落在龚敬高大的身影之上。

龚敬他没看身后大臣们的表情,挥剑直

冲自己的头顶,全然不顾身后一大片或抽气,或松气的声音。

剑光闪过,头上的发髻齐根而断。

发丝散落在他的肩头,他一手握住那一把头发,一字一铿锵大义凛然道:“臣蓄此发已三十又三载。今百姓流离、流民易子,臣等武夫愧对天下苍生!”

他转身扫视噤若寒蝉的群臣,淡然道:“臣知道近日流言四起,道臣有不臣之心,臣无力辩解,只想削发明志——山河不复,此发不生!”

说完,龚敬的将那把头发,放在了地上,他的头发散乱,在这样的场合显得有些狼狈和可笑,但是在场所有人无一人敢笑。

汉人对于头发的重视,终究还是由于孝道的坚持,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毁”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大魏又是一个以道德伦理治国的国家。

不过古人的头发也不是完全不剪的,不管男女,每当长发及腰,也是要用剪刀剪掉的分叉或者过长的部分,维持整齐。

但是这样的一头长发是需要时间精力以及金钱来养护的,光是简单的打理每天都要超过半个时辰,是属于特权阶级的象征。

只有那些纤夫、灶户(盐工)等因高温/水下作业,多剪至齐颈长度。或者是女真人/倭寇等人为了区分敌我,强行将掳来的人剃掉头发,这样即使逃跑,在头发长出来之前也很难融入族群。

在古代,头发也是辨别身份和地位的一种方式。

但是在一个风寒就能要了人命,卫生条件很难达标的古代,冬天洗头的频率更是大大降低,再不用说什么脂溢性皮炎,跳蚤、脱发之类的问题了。

尤其是在军中,需要大量的训练,每天都会大量出汗,在军营之中还好,有沐浴处,但是一旦出去拉练几天,或者是行军打战,回来的时候人都是臭的。

宋时对于头发没有什么执念,但是她也知道头发的对于古人的意义,尤其是李氏为了带她混入流民群,毅然断发,实际上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头发没长长前,她经常唉声叹气,还怕被自己发现。

但是不管出于方便、卫生还是节约资源,或者为以后的工业化做准备,短发都要比长发好。

毕竟西方短发的习惯也只是因为工业革命的时候,大量的长发造成了不少的工业事故后,才让他们养成了短发的习惯。

她在永明城的时候,就早就想要对军中的头发下手了,但是龚敬一直不同意,其中也有怕永明城的地界被女真人混进来的原因。

关于头发这个问题也确实敏感,所以宋时只能暂时放弃。

直到现在,宋时找到了机会。

借着流言的蔓延,赶在天气炎热之前,一次就劝服了龚敬带头断发。

只要有了龚敬带头,还有了收复山河的崇高借口,军营之中即使不用强行推广,也会有大批的热血青年效仿。

靖安帝起身,亲自走下宝座,来到龚敬面前,拾起了那把头发,双目含泪,郑重其事地说:“将军忠勇,朕深知之。今日之举,实乃我大朝之幸,百姓之福。朕愿与卿共勉,同赴国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