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9章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朱成文看着挂在学院里的万国堪舆图真的是浑身难受,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他们海军学院啊!!!

听到朱成文的话,郑森也是眼前一亮,夺过好友手中的皇城日报看了

起来。

果然版头上就用大字印刷着安南收复的情况!

上一届的海军学院的学子被陈渔将军带走,一起出访南洋已经两年有余,如今正是回归的时候,没想到刚停泊安南阮氏的港口时,却遇上了安南暴动。

安南可是大魏的朝贡属国,虽然之前的时候安南分裂叛乱,不服教化,但是作为天朝上国,又是安南的宗主国,遇到这样的事情,如何能不拨乱反正!

尤其是曾经被大魏册封过的高平莫氏,虽然偏居一隅,但是借着垄断商路和铁矿,也积蓄了不少的能量,趁着安南郑氏财政垮塌,国内通胀到天怒人怨,民间起义不断的时候,派出了从隔壁暹罗购买调配的的象军,以及一支精锐军队,从凉山俯冲而下,一举杀入了一片混乱的升龙城之中……

推动改革二更

仅仅不到三天,得国不正的郑氏就被全族诛灭,莫氏复国,大赦天下。

安南阮氏借着北边内乱的时候,也突然越过了自己的修建的长城试图火中取栗。

然而阮氏内部突然出现的一支起义军,他们宣告了郑氏与阮氏多年来,分别将安南的子民贩卖给合作的西洋人,那些百姓被贩卖到了千里之外的苏门答腊和爪哇甚至身毒从事各种繁重的劳作……

一层石激起千层浪,很快群情激奋之下,起义军一呼百应,顺利夺取了在郑氏和阮氏交界处的广平城,将出征的阮氏主力军关在了长城之外。

在高平先进火器的打击下,被堵在广平修建的长城之下的阮氏主力不得不投降。

随即呼喊着绝不让任何一个安南民众被买卖的起义军,在郑氏人头,和高平莫氏的劝服下,打开了广平城门,迎接高平莫氏进入了阮氏的地盘。

借着统一安南的口号,高平莫氏很快势如破竹,一举攻陷了阮氏的首都归仁城。

阮氏的阮主,刚刚病重过世,遗命立阮福澜为嗣,托孤于义兴郡王阮福溪。阮氏内部正是新老交接之时,原本阮福溪只是想要佯装攻击郑氏,来平衡阮氏朝政中的不同势力,收拢朝臣,却没想到翻了个大船,苦心修建了数年的长城直接被高平莫氏攻入。

猝不及防之下,借着阮氏和郑氏中间的群山拖延了莫氏的进攻时间,阮福溪带着年幼的阮主阮福澜逃入了阮氏后方的占城国……

原本分别支持郑氏和阮氏的荷兰人与西班牙人想要插手,不巧,刚好陈渔将军带着的海船就在南海的海域寻访各国,宋时攒了好几年的家底才凑出来的战船可不是吃素的。

双方在海面上狠狠的战了一场,彻底震慑了在海南活跃的那些荷兰人和西班牙人。

等陈渔带着船队在南海上巡游一圈入驻归仁港的时候,高平莫氏也刚好收复了归仁城。

作为被大魏册封过的安南王,高平毫不犹豫的遵循安南的惯例对宗主国进行了册封正名的请求。

除此之外,安南由于国内连年的内乱和征战早已被打烂,民生凋敝,百废待兴,郑氏原本的金融体系就已经被搞烂,全国的金银竟然不知不觉之间被消耗殆尽,谁也说不清钱到底哪里去了,而市面上只剩下大量的劣质铜铅钱……

就连铁器,不管是盔甲武器还是农具铁锅,纷纷变成了劣铁,从上到下,苦不堪言。

而阮氏又将多年收集的财富都带入了占城,整个阮氏地盘上都被搜刮的也没剩下多少。

而旁边哀牢,真腊,暹罗诸国又虎视眈眈,海面上还有掳掠成性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

环顾四方,举世皆敌,于是莫氏向大魏求助重新归附,只要大魏践行绝不买卖安南百姓于西洋人手中……

同时在末尾,报道上还提了一嘴,如今安南人口稀少,一年三熟的田地荒芜,急需大魏资助云云……

当然,以上是皇城日报的叙述角度。

大魏绝对是煌煌正道,救万民于水火,震慑肖小,引得小国臣服纳贡。

具体真实情况,虽然没有公布,但是作为海军学院的学子自然还是能猜到一二的。

比如高平莫氏之前都被赶到山上差点凉山失手了,哪里来的精锐火器?哪里来的钱去暹罗购买象兵?

两广总督地界,靠近安南的广西地区,大量的物资调动,和大规模练兵动静,通行全国的大魏军报也有所展现。

不过,以上在安南收复的喜悦下都显得不值一提。

蒙古臣服,收复安南,无疑标志着帝国的重心将会从陆地防守转为海域开拓。

而这对于海军学院来说无疑是绝大的利好消息。

“郑森,你说我们海军学院会不会迎来新的变动?”朱成文期待的看着郑森。

郑森的父亲郑一官现在已经是福建的水师提督,陈渔南下的时候从他借了不少的人手,就连手上的得力部将施琅都被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