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7章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要反对,他要面对的就是整个六部的支持。

除了不姓魏,还是个女子之外,宋时在大魏的所作所为算的上是爱惜民力,力图革新的明君典范了。

等众人环顾四周,才发现,不知不觉之间,所有人早已成为了宋时这一边的人,至于想要反抗她的人,也要看看现在整个大魏的军力和物资都掌握在谁的手里。

更重要的是,既然不管是龚敬还是宋时,都没有弑君夺嫡,登上皇位,颠覆大魏的江山。

而只是选择重新开启宰相制度成为朝臣,把控整个朝政。那么就意味着,朝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和宋时一样,成为那个君主离线后,把控整个帝国前进的人。

大逆不道!

但是对于和大魏皇权争斗了数百年的朝臣来说。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

大魏对于出使各国的使团成员的

挑选,除了言语学识之外,风姿仪表也必须能体现大魏的威严。

而前往欧巴罗的使团组建虽然引起大范围的讨论,但是应募者寥寥,除了宋时专门为此培养的一些学习欧巴罗各国语言的大学生,甚至连主要使臣都还没凑齐。

毕竟万里之外的欧巴罗没人去过,但是近在咫尺的朝鲜、日本、安南甚至大琉球谁还不知道有多受罪,更不用说南洋南溟这些完全不开化地方,那些被派往南洋驻外的使臣,要不就是家中有些海商关系,要不就是从小吏之中就被挑选出来培养,想要在外搏出路的。

出使欧巴罗,光船上就要待上近一年,这和发配有什么区别?还不如找机会犯个小错,被贬到辽东、河套好歹还在大魏范围之中。

没人愿意去,宋时环顾四周,于是找上了宗人府。

正经的官员有自己的前途和包袱,对于这种事自然避之不及,但是大魏那么大,总有适合的人选。

比如现在不再养猪的宗人府。

如今还能活着的宗室子弟,说实话没有几个能过的好的。先是被造反大军搜刮,能保住一条命也算不错,和皇室血脉稍近,稍微出色一点的,早就死在福王的刀下了。

宋时不养闲人,断了宗室的供奉后,宗室子弟处境立刻就艰难了起来,被逼着开始去学院和研究院进行考试,不过能考上的寥寥无几,现在边疆战事正酣,南洋也是隔三差五没停过,南溟不毛之地更不用想,相比入伍,成为欧巴罗的使臣反而显得不错了起来。

最起码,作为大魏的使臣,有宗室的身份在,在欧巴罗怎么也算座上宾,不会过的太差,借此立功总比入伍五年拼个军功划算。

就在宋时安排的时候,程嘉柔突然递上了一个请愿出使欧巴罗的奏折。

宋时看着手中的奏折,再看看程嘉柔,摒退了其他人,给程嘉柔倒了一杯茶。

“程德政和霍家主犯已斩,霍家和霍二郎九族都已经流放到南溟挖矿了。我不觉得一门婚事就会让你放弃前程,而自暴自弃要去万里之外。如果是因为楚氏,我很抱歉,如果是因为婚事,不管你看中谁,我都可以为你去圣上那边请一道圣旨……”

说实话,宋时确实没想到程德政那个老头会和霍家联合在一起,甚至牵扯上了还在永明城的楚氏,这些人早就被她抛在了脑后,不杀程德政只是因为她是小宋时的生父,而楚氏,她自认为对她不算亏欠了。

吕宋距离大魏还是太远,信鸽传书注定了很多信息都会被删减,而她没有及时察觉到那边的变化。

而她也没想到,楚氏会那么刚烈,在发现自己被霍氏绑架后用做要挟后,没有问一句话,当即就咬舌自尽了,没有丝毫犹豫。

甚至对方还没来得及带她离开永明城,等锦衣卫这边顺着线索在永明城外找到人时,楚氏早已断气。

这一场闹剧,最后反而让楚氏成了唯一的牺牲者。

宋时说不出来心中什么滋味。

上一页 目录 书末页